|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香港: "雨傘革命"十年後,海外香港離散社群繼續為香港的未來抗爭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個活動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就是想讓更多人知道‘雨傘運動’,讓那些對‘雨傘運動’不熟悉的人知道當時香港發生了什麼事,告訴他們當時的香港市民和學生的訴求是什麼,整個運動是如何開始和結束的;第二個目的就是把還懷揣著當年理想的人重聚在一起,大家思考香港以及中國的民主的未來會是怎樣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香港事務組織的發言人威爾·林(Will Lin)這樣告訴美國之音,為什麼他們在“雨傘運動”十周年的時候組織放映一部2016年的有關“雨傘運動”的紀錄片。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世界各地的香港社團和關注香港的國際人權組織都在舉辦各種紀念“雨傘革命”十周年的活動。10月11日這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放映反映香港雨傘運動的紀錄片《亂世備忘》來做紀念。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師生、伯克利市民、舊金山灣區各民主、人權組織成員在內的近百人參加了這次放映會,回憶“雨傘革命”,呼吁關注香港離散社群,為香港的未來繼續抗爭。

“雨傘革命”又稱“雨傘運動”或“占領行動”,是指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在香港發生的一系列爭取普選的公民抗命運動。這次運動主要由香港年輕人主導策動,示威者自發占據多個主要幹道進行靜坐及游行,占領區包括金鍾、中環、灣仔、銅鑼灣、旺角等。


運動的主要象征是手持黃色的雨傘,源於示威者面對警方以胡椒噴霧驅散時使用雨傘抵擋,運動因此得名。此次運動以占領、包圍、罷工、罷課、絕食、游行、抗議、靜坐、公民抗命、網絡行動等方式進行,共有120萬人參與,占全香港人口的六分之一。雨傘運動最後以失敗告終,警方於12月清場。“雨傘革命”中有1088人被捕。這次運動是香港歷史上第四大規模的公民抗命運動。

紀念“雨傘革命”,不停止“講述自己的故事”

《亂世備忘》這部紀錄片由香港青年導演陳梓桓導演。陳梓桓在這部紀錄片裡跟蹤拍攝了數位參與雨傘運動的年輕人,拍攝他們參與運動的原因、在運動中的工作、思考、恐懼、擔憂以及對於運動前途討論與內心的掙扎。

《亂世備忘》是2016年金馬獎紀錄片提名作品,在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展獲得小川伸介賞,並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初選。

身在日本的陳梓桓導演在線上分享了他拍攝這部電影的過程以及他在雨傘運動中的經歷。他說,現在再次展示這部影片非常重要,尤其是香港目前的局勢惡化的時候。


陳梓桓說:“它提醒香港人曾經走上街頭,渴望為民主而戰。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忘記了這些抗爭,忘記了這些事情。所以,我認為紀錄片可以展示我們曾經為民主而奮斗的時刻……。”

他說,對於香港,講述完整的故事變得非常重要,即使它只是一小部分。“無論你是在香港,還是移居他國,我想告訴大家,拒絕遺忘,不要停止講述你們自己的故事。”陳梓桓說。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香港事務組織的發言人威爾·林當年每個星期都會去旺角見證那裡的學生抗議。他說,當時感觸最深的就是學生是如何去踐行公民抗命的精神。“就是說我們雖然知道自己的犯法,但是我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想跟政府表達我們要爭取爭真普選的決心。‘雨傘運動’是非常悲壯的。”


香港《文匯報》前副總編輯程翔也是“雨傘運動”的參與者,他後來移民洛杉磯。他接受了美國之音時說,“雨傘運動”讓他最為感動是“連儂牆”。“它反映了不同階層和不同年齡層的香港人關於民主的心聲和訴求,向強暴的政權說不。”

“連儂牆”指的是2014年香港“雨傘革命”和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期間所產生的粘貼標語訊息等的民主拼接牆。當時,在香港的很多行人天橋、火車站、大學裡都有“連儂牆”。

他還談到了“雨傘革命”中讓他感到的另一幕。“年輕人抗議、靜坐、露營在帳篷中,非常有秩序。‘占中三子’最終按原計劃去警局自首。參與雨傘運動的年輕人也做好了被捕的心理准備。那一幕我永遠不會忘記:年輕人一個個自願坐在地上,等香港警察來抓人。很感動。”

程翔提到的“占中三子”指的當時發起“雨傘運動”的香港大學法律學者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學的社會學者陳健民與牧師朱耀明。

曾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被北京市公安局通緝的21名學生運動領袖之一,中國人權執行主任周鋒鎖2014年10月底到11月初,“雨傘運動”期間去了香港一個多星期的時間。他說,“雨傘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它是公民抗命運的的典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又是成功的。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0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